Friday, February 10, 2006

[轉錄]自在穿梭 職場旋轉門

自在穿梭 職場旋轉門

面對職場輪動加速,上班族要立於不敗之地,除了具備專業能力,更要培養正面、積極的工作態度,一切向錢看,只會迷失工作方向,打亂職涯規劃……

林燕翎

勞退新制引發終身雇用制解體,多元雇用形態崛起,2006年職場人力汰換加速,催生職場速食化現象。在轉職波濤洶湧的這一年,上班族累積專業能力,提升附加價值,培養積極、正面的工作態度,才是致勝關鍵,以免一切向「錢」看,打亂職涯規劃,迷失工作方向。

2005年7月勞退新制開辦,在企業界投入一顆震撼彈,新增的6%退休金成本,讓企業叫苦連天,確定給付制的新制退休金,也為職場掀起新工作浪潮。

退休金個人帶著走,上班族不須待在同一家公司25年,才拿得到退休金,勞退新制為終身雇用制劃上休止符,勞資關係也產生微妙變化。

職場快速輪動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觀察,上班族向「錢」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以往上班族轉職跳槽多以產業前景、升遷管道、企業提供的培訓為主,「薪水」通常是第四項考量因素。

這兩年,以工作前景作為跳槽考量的環境不再,抱怨薪資過低而跳槽的上班族比率激增。

上班族見錢眼開的心態其來有自。近幾年來,薪資平均漲幅2%,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卻達3%,薪資增幅趕不上物價漲幅,上班族形同「逐年減薪」。

加上勞退新制上路,企業人事成本激增,在成本錙銖必較的情況下,一人多職的現象十分普遍,以往職場盛行的「三四五定律」,即三個人負擔五個人的工作量,領四個人的薪水,如今變成「三三五」定律,即三個人負擔五個人的工作量,卻只能領三人份的薪水。

跳槽動機的轉變,宣告職場速食時代來臨,只要哪家公司的薪水較多,甚至薪水一樣、工作負擔卻較輕,上班族二話不說就跳槽。

莫迷失方向

速食化的職場關係,導致企業不願意多花成本培訓人才,上班族對企業的忠誠度動搖;企業尋尋覓覓「物廉價美」的人才,上班族則「吃碗內看碗外」,騎驢找馬。

職場關係丕變,就業情報雜誌總編輯臧聲遠表示,即使去年11月失業率已經跌破4%,隨著企業合併、科技代工產業外移,2006年將是高流動率的一年。

面對職場輪動加速,吳睿穎認為,上班族要立於不敗之地,除了具備專業能力,更要培養正面、積極的工作態度,否則一味向「錢」看,只會迷失工作方向,打亂職涯規劃。

臧聲遠強調,沒有工作經驗或經驗不足的職場新手,因為缺乏專業能力、實務經驗,人格特質尤其重要,包括團隊精神、學習心等。對擔任中低階主管、扮演上下溝通橋樑的中高齡上班族來說,人格特質、工作態度更加重要。

因材施教 留住千里馬

至於有工作經驗的上班族,已經累積一定的專業能力,要發揮職場的價值,就得從管理能力、整合能力著手。這包括協調力———是否能與同事、主管融洽共事;積極性———凡事正面思考、勇於任事;柔軟性———對於新工作能快速調適、進入狀況;敬業性———能夠樂在工作。

職場輪動迅速,優秀人才網羅不易,未來企業將會投入更多心力,「因材施教」留住千里馬。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認為,能力強且工作態度好的員工,約占企業總員工數的5%到10﹪,能力與工作態度都差的也約占10%,如何激勵中間資質的員工提高生產力,成為企業經營者的新課題。

林由敏表示,提升員工生產力須考慮其人格特質。「高熱情、低能力」的人,應注重培養專業技能;「高能力、低熱情」的人,通常是指研發人員,就可以從加強向心力、培養工作態度與責任感著手。

至於最受企業青睞的「高熱情、高能力」人才,則有賴及時提供激勵獎金、升遷管道。最後是讓老闆傷腦筋的「低熱情、低能力」員工,通常企業會請他們走路。不過,林由敏建議,企業可以先提供教育訓練,再根據進步狀況,考慮是否祭出裁員大刀。

建立人才資料庫

為了暢通內部升遷管道,人資部門應先檢視公司重要人才資料、建立人才資料庫,且打破只用在地人的策略,界定組織中的領導資產,並分析管理階層的核心優勢。

儘管多數企業為了壓低成本,採用定期契約工或外包派遣模式,林由敏提醒,企業不應本末倒置,還是應該重視內部人力資源的培訓,過度仰賴挖角,速食化的聘僱關係,恐怕讓企業陷入技術無法提升的困境,反而降低競爭力。

【2006-02-10/經濟日報/A12版/企管副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