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2, 2005

華文出版的現狀與發展◎趙斌

Reference: 老貓學出版 (http://b-oo-k.net/blog/)

華文出版的現狀與發展◎趙斌
這篇文章內對各個事物的評斷標準比我高太多了,我還是太嫩了... orz

1 comment:

Sopp said...

2005年台北國際書展華文出版世界論壇
第一場【專題演講】
華文出版的現狀與發展
主講人:趙斌 董事長 (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華文出版這二十五年經歷了一個巨變,這只要比較一下前後兩個年代書店裡的情況就可以感到。今天的書店特別是大型書店,讓愛書者感到饜足,只是會羞澀藏書的空間,讀書的時間,當然還有買書的財力永遠不夠。

書店的背後,是華文出版整個產業鍊的全面提升。流水帳地數一數,就可以數出以下重點:華文年出新書種數增長了四倍,編輯思想與題材空間極大拓寬,出版社出現集團化經營,彩色印刷普及,兩岸三地出版業的上游出現整合,印前﹑印刷﹑批發、零售與財務使用電腦技術經歷無痛革命,等等。

華文出版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攀爬到新的高地,也開始面臨新的問題。多數的業者開始感到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市場總量停滯,很少有業者覺得今天比二十五年前更容易經營。

我留意到,華文出版界一些頂尖的出版人,總是以前瞻來應對,很少拘泥現狀的瑣碎分析。他們的一系列看法,是對本文題目的很好答案。我這裡做的,乃是想從《誠品報告2003》出發,對華文出版產業環境做一個橫剖,也避不開數字,為其他同行高見聊做補白吧。(老貓按:此文篇幅極長,因此我依照文內段落分成五節,逐日發表。)

一、《誠品報告2003》

一直想找一個實例來說明當前書業實態,從而避免抽像討論。現在好了,我們有了《誠品報告2003》。

《誠品報告2003》去年11月出版。這一部前所未有的記錄,可以使若干年後的人們窺見當年書店賣什麼,讀者讀什麼。更重要的是,《誠品報告2003》提供了今天華文出版生態的一個定格。我覺得業界值得細細咀嚼書中寶貴的資料與分析,並從多方面做出進一步的解讀,方可不負誠品出版此書的用心與慷慨。

我想藉助《誠品報告2003》來說明當前從書店映照出的出版–讀書生態。《誠品報告2003》全書資料是誠品系統銷售量大於100本的品種,就簡稱為「上榜品種」以方便行文。

1,動銷品種與存貨的比:誠品系統2003年一年的動銷品種(也即銷售量至少有1本的品種)共有112,174種。作為業內人,我腦中浮出一個問題,有沒有不動銷的品種?如果有,是多少?

換一個提法,就是總的上架品種會是多少?

根據香港的經驗,如果總品種有150,000種我都不會感到意外。一個150,000種備貨的大型書店能有四分之三的品種在一年動銷,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水準。

表一,誠品系統2003年銷售上榜統計撮要
上榜 未上榜 小計 比例
新書 5,933 16,859 22,792 26:74
舊書 7,494 81,888 89,382 08:92
累計 13,427 98,747 112,174 12:88
新舊比 44:56 17:82 20:80
總動銷品種數 112,174種

為什麼不能只保留動銷的這112,174種,而不要那些不動銷的近40,000種書呢?這樣不是沒有「死」存貨了嗎?這是很容易提出的問題,但也是理想化的想法。

實際情況是,可能正是有150,000種備貨,才能孕育出110,000種動銷,因為我們並不能事先知道150,000種中哪110,000種讀者今年會選購,而且不動的40,000種也可能明年動銷。閱讀大潮或可以辨認,閱讀的水滴本質上是「測不準」的。

有不動銷的書和低銷量的書,會拖低大型書店本來已經較低的資金週轉率,這是經營大型書店必須承受的代價之一。

一個開業多年的書店,保留著某些一年都賣不了一本的書種,如果不是疏於清理,基本上就是因為書店認為「應該」保留。這樣的經營理念可能已經不是每家書店都認同。有人認為書店不應該是圖書館,書店就是一個賣新書,賣「賣得動」的書,而且是賣得越多越好的場所。

但是,一個對「延伸閱讀向度」有承諾的大型書店,必有主觀認為「應該」保留的部份,不會完全照著電腦統計行事。

2,上榜與不上榜的比例(品種﹑銷售量):112,174種中上榜品種有13,427種,佔11.97%。

誠品動銷書中有88.03%的書銷量無法超過100本,這個結果完全超出了香港與台灣傳媒的估計,因此他們將這一點處理成了標題內容。傳媒認為這是一個新聞,業者就覺得傳媒大驚小怪──香港大型書店也早就是如此。

一個小型書店如果想就以13,427種作為全部存貨,加上折扣戰來對付大型書店,豈不是很具威脅性?我個人的經驗,要去書店買書,最多書種的大書店總是自己的首選,不管這家大書店在管理上有多大的毛病。

我也常去小型書店,去那裡恰恰是希望看到大書店沒有的書種,而不是人人在談論的熱門書。小型書店專賣暢銷書,其實就是把便利店的定位轉移到書上,就香港而言成功的案例幾乎沒有。

有一點是行外人想不到的:如果沒有不上榜的98,747種書,可能會損失一半營業額。這個反映今日書店銷售模式的特點,往往被忽視。

誠品上榜的13,427種,總銷售量為4,440,834冊;而不上榜的98,747種,估計銷售總量可能也有這麼多[註3]。留意不上榜品種佔全部動銷品種88.03%。換句話說,粗略地,大約80%的品種只構成了50%的銷量。

圖書產業中,背後的規律是單向的「80:50」法則而非雙向的「80:20」法則,這與我們在香港多次數據分析的結果高度吻合。除非你不想要那另一半銷售額,否則作為大型書店就決不敢不賣那80%不上榜的書。

大型書店的銷售頻數分佈曲線,是一條極為平坦延伸極遠的曲線。我們後面還會提到這條曲線。

3.上榜品種中新書與「舊書」的比例:上榜品種13,427種中新書(當年進貨)5,933種,「舊書」(不是當年進貨)居然還超過了新書,有7,494種,是新書的1.26倍。

這個1.26是所有數據中最令人感動的,我認為這是誠品價值的集中表現。讓「舊書」在書店多陳列幾年並不難,有決心、空間與財力就行了。讓「舊書」能夠賣,而且比新書上榜更多才是本事。導賣「舊書」知易行難,誠品賣back list書的本領,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恐怕也要感謝誠品的讀者的眼光,畢竟是他們從「舊書」中買出了更多的上榜書,使得出版社與書店追求長遠價值的取向,得到明確的市場鼓勵。有這樣的讀者,出版社出書不會短視,書店也不會怠慢「舊書」。儘管十本「舊書」中已經只有不到一本能有上榜的機會(8.38%),但不賣「舊書」就會失去上榜書的55.82%。

4,新書上榜的命中率:我們不知道誠品在台灣的市場佔有率,不妨算做10%[註4],那麼一本書在誠品上榜,就相當於全台灣銷1,000本。

書的銷量通常是逐年減少的。對一本「舊書」來說,第二﹑三年一年還能銷1,000本,這會是一個豐收。對新書來說,第一年銷1,000本,可能就接近一本書的盈虧底線。

我們留意到22,792種新書中不上榜的高達16,859種。就是說,四本新書中的三本(73.97%),儘管曾有機會放在台面,第一年也不能賣到底線,「命中率」只有四分之一。這是唯一一個使我感到意外的數字,多少有點讓我們感到驚心。

因此,我們可能更應該研究的,是不上榜的新書是哪些,以及為什麼不上榜。

臆測一下,可能有三種情況。

一是意料之中,書本身的讀者對像特定,不到100本銷量也達到了期望銷數;

二是陰差陽錯,隨機因素使得潛在銷售沒有實現,即失配;

三是始料不及,本來是想做暢銷書,也做足了推銷工夫,但結果很不理想。值得研究的是這種情況。注意上榜的「舊書」還高達7,494種,一本新書推銷了仍達不到底線,等於是讀者認為這本書新不如舊,可能就是跟風之作。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真應該為市場機制仍然有效而額手稱慶。

5,出版社競爭力的構成:以數量在榜上排頭的幾家大出版社表現出很強的競爭力。

表二,上榜數排名前幾位出版社[註5]
每年新書 上榜新書 新書上榜命中率% 上榜舊書 舊vs.新 上榜總數
遠流 300 136 45.3 318 2.33 454
時報 200 153 76.5 294 1.92 447
商周 200 167 83.5 103 0.61 270
天下文化 120 101 84.2 162 1.60 263
皇冠 135 71 52.6 140 1.97 211
行業 22,792 5,933 26.0 7,494 1.26 13,427


這幾家新書上榜「命中率」是行業水平(26.03%)的二至三倍。「舊書」上榜數量不僅都高過本社的新書上榜數,而且舊與新的比例也顯著地比行業的比例(1.26)高[註6]。這裡我們看出了他們競爭力的構成:對當前有更敏銳的把握,也更加追求與依賴書的長遠價值。

6,新書在台面的滯留週期:2003年度到貨新書共有22,792種。以365天計,平均每天到貨62種。如果書店的台面陳列能力7是600種,新書在台面的平均滯留天數是不到10天。

一個讀者如果10天不去書店,有一部份他本來必然會購買的書,就要到架上去做地毯式的搜查才曾發現。事實上,估計部份新書在台面滯留的時間必然比10天還要短。

「書店錯過了銷售」與「讀者錯過了購買」」,也就是失配,是書店從來都有的事。問題是,今天失配的機會之高,已經因為書在台面的陳列週期太短而變得不可接受。所以,新書的「命中率」低有時是非戰之罪。

二、新品種過多

《誠品報告2003》是一家書店的銷售記錄,誠品有誠品的定位,兩岸三地別的地區﹑別的書店作同樣的統計結果不會一樣。但是如果我們超越具體內容,只看模式,我覺得《誠品報告2003》映照出了整個華文出版的生態。

三十年來我一直沒有離開過出版社與編輯業務,聽多了出版社與編輯對於書店的埋怨。後來有機會參與書店的管理,才知道要講出版生態,真是要先從書店的角度想想問題。

以香港為例,我們上架的中文新書每天在100種左右。以這個數字為基礎做一做簡單的算術計算,就可以看出,由於新書太多,今天許多問題已經發展成結構性問題,是結構性瓶頸。

1,訂貨作業。100種新書的背後,是進貨部門一天要面對大約至少200種訂單品種。如果一個人(實際情況當然不止一個人)8小時連續工作,大約2.4分鐘要決定一個品種的取捨,要進貨的書還要決定數量與做訂貨處理。這裡還沒有說補貨的工作量。所以,訂貨部門永遠加班。訂貨不僅對於書店,而且對於出版社都是生死攸關,再好的書過不了訂貨關也不能到達讀者,而訂貨作業就是在如此不充足的時間內匆匆完成。

2,進貨風險:在香港的市場參數下,7%的進貨犯錯率就會導致相當銷售額5%的報廢率,5%是天文數字的損失。有人覺得7%是很安全的一條邊界,怎麼會超出?其實安全不安全還要看平均訂貨量多少。如果單品種訂貨量1000本,誤差有50本也仍在控制之內;如果單品種訂貨量100本,就只允許有7本誤差,該進100本的就不能進108本;如果每種只訂10本,那訂11本也是超了7%,我們能有精確到1本進貨能力嗎?很不幸,我們現在為一家單店的進貨恐怕也就是每種10本的水平,或者更低。由此也看出寄銷制對今天的書店至關重要,沒有寄銷必然會引發更嚴重的全局性訂貨不足。不過寄銷制的濫用也嚴重誤導了上游生產。

3,書店陳列。香港最大書店的台面放置能力通常不會超過300種。如果每天100種新書到貨全部在台面,平均滯留週期會短至三天。如果我們希望新書平均滯留期長一點,一部份新書需要直接上架。無論如何,讀者與新書失配的機會都已經空前地高。如何搶佔書店的時空,相信是許多出版社營銷部門做夢都會考慮的問題。但無論如何努力,特別促銷始終只能覆蓋少數品種,做得太多沒有用,不僅時段不夠分配,書店的空間不夠分配,讀者的注意力資源也不夠分配。

4,書店存貨:香港最大書店的架上存貨能力不會超過150,000品種。多數中小型書店是在40,000種以下,就是說只有放置一年多一點的新進貨的能力。一年以上的出版物,平均來說,連出現在中小書店的機會都沒有。這已經與這本書好不好﹑書店採購有沒有眼光無關。換一個角度說,書一旦被退貨,就意味著在中小書店永不超生。書店的有限存貨能力,實際上導致不鼓勵出版社精心做書,做有長遠價值的書。

5,管理實務:新書種增加,使前台﹑後台的管理都更產生意想不到的困難。例如,華文出版物現在的題材範圍大大拉寬,也進一步細分,使得有些書店迫切需要重整書目分類。因為許多書今天沒法合理上架,原有的分類容納不了這個題材。但重建分類茲事體大,牽動原有數據庫結構與數據的全面轉換。

出版作為一個產業,所有的問題都是整體性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上游出書多了,影響了下游書店的生態;書店的生態變了,又會影響上游出版社不得不出更多書。今天的整個圖書產業,有可能走向一個規模不經濟,退貨風險﹑報廢風險與信貸風險都很高的境地。

既然在技術上書店特別是中小型書店並不能支持如此多的新書,由此形成的生態惡化對所有出版社都不利,為什麼無論大陸還是台灣,出版社方面並無減少新書出版的意欲?

從善意的角度想,可以說成是因為我們的產能與需求都有這麼大,出版界有必要出這麼多的書,把學術界﹑文化界的成果反映出來,以服務讀者。

但實際上,新書越出越多也是出版界在變化了的生態環境中自保的一種本能反應。

圖書市場汰劣留優機制的效能,已經因新書多而大打折扣。許多時候,許多場合,已經是概率論而不是因果論在起作用。在一個統計規律開始越來越重要的世界裡,提高基數才能提高機會。當別人多出書時,儘管知道新書多不是好事,自己也只有多出書才能提高生存的機會。這就是《出版大崩壞》所描述的現象背後的機制。

因此,我們可能註定要在這種環境中生存一段較長時期,我們唯有接受這個現實去考慮如何取得發展。

三、次暢銷書、自由讀者與可讀

「新書太多」時代的銷售模式之中,有一個問題看法是有分歧的。那就是,究竟今天的市場結構是已經兩極分化:不是暢銷書就是滯銷書,還是在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次暢銷書」的存在。我認為是有一個這樣的區段存在,並且有重要的產業意義。

這個區段的存在不是想像的結果,而是來自數據的分析。在香港,曾經有幾年連續做了一家書店的銷售頻數分佈曲線。

我們發現,如果以年度計(不能以月度計,月度計的數據隨機波動較大,統計規律不明顯),十大暢銷書中,除了不時有幾本有charisma的超級暢銷書(例如《哈利波特》)以外,其他的十大甚至二十大暢銷書榜入選書,銷量上與超級暢銷書有斷層8,但與不入榜的一批書倒是銜接的。真要辨識出一個連續區段,定在十大完全沒有指標意義。

但往後一畫,可能就要劃到Top 300﹑Top 500才有點意思。我們把緊接著少數最暢銷書之後,這一大段已經不明顯暢銷但顯然活躍的書暫且叫作「次暢銷書」(sub-bestseller)。 前面說過,今天大型書店的銷售頻數分佈曲線,是一條平坦但延伸極遠的曲線,就蘊含著這個推論。

次暢銷書不是精確定義,「次」與「不次」沒有客觀定義,但上面描述的這一模糊區段的存在,卻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文化上說,這是當今讀書趨向多樣化﹑讀者興趣分佈趨於平均的一個寫照。在產業上重要的是,次暢銷書是目前值得特別經營的一個區段:比超級暢銷書現實,累計收益可觀。

讀書趨勢多樣化﹑讀者興趣分佈平均的特點可以從《誠品報告2003》的分類統計中看出。

表三,分類上榜種數﹑銷售冊數與平均銷量
種數 冊數 平均
藝術 775 253,606 327
文學 2,418 914,297 378
人文 1,605 514,766 321
商業 1,227 523,306 426
學習 1,664 424,300 255
科學 516 161,604 313
生活 3,495 1,152,215 330
親子 1,727 496,740 288
總數 13,427 4,440,834 331

留意五個通常被認為是一般閱讀(相對於專業﹑應用閱讀)主要領域的藝術﹑文學﹑人文﹑科學﹑生活,上榜的品種數相當懸殊,但各類上榜品種的平均銷量非常接近:327﹑378﹑321﹑313﹑330。

為專業而買書的讀者,偶而買一本實用書的讀者,可能都是少數。經常買書的人中間最多的,還是大量的「自由」讀者。他們最大的特點是跨專業閱讀,無專業閱讀,因而閱讀範圍廣闊,買什麼書,讀什麼書,一切都以「可讀」與「有興趣」為依歸。支撐次暢銷書的,估計主要是這一大批自由讀者。

自由讀者也可以說是自古就有,但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與中產階級的比例增大,使得自由讀者成為主流。

這麼看來,次暢銷書是一個憑內容取勝而不是憑「硬」需求﹑charisma與強力營銷支持的市場。為了在次暢銷書市場立足,選題策劃只能更在內容上下工夫,做「可讀」的書,而不是做「可陳列」﹑「可擺設」﹑「可宣傳」與「可炒作」的書。

說次暢銷書比超級暢銷書容易把握,就是因為如果編輯真的為自己想做的內容感動,也真的找到某個形式做好了內容,你就能做出一本次暢銷書。而超級暢銷書就是在次暢銷書中因多種偶然因素無意形成,並不是像有些超級暢銷書的出版者事後吹噓是自己事先眼光超卓。

誠品成功經營了次暢銷書。《誠品報告2003》上榜的13,,427種書的平均銷量是331本,這個數字傳媒覺得「不過癮」,因為這個數字很不「暢銷」。但基數有13,427種之多,其總體影響已經足以構成一種支撐。

做「可讀」的書意味著內容仍然是王。基本上,創意產業都是十分具主導性的產業。無論哪一種創意產業門類中的大師,多是面向內容,執著在內容(包括形式,形式也是內容)上深挖與創新的人。

由於面向內容,他們的興趣重在創造市場而不太在意現有市場。只要不是太偏執,走火入魔,他們也多數得到了市場。太在意已有的市場,在創意產業中往往反而得不到市場。

細讀《誠品報告2003》,作為讀者,時時感受得到不少選題刺中了自己求知的穴位,而有想讀與想買的衝動。作為業者,又發現既有不少書是在別人熟視的地方掘出金礦,也有不少書是大膽進入全新的閱讀空間。具體的例子不在此列舉。

四,大集團、小副牌、專業化

出版集團是華文出版世界一個迴避不了的問題。呼喚出版集團,有時是為了共享資源,但更多的為了克服單一出版品牌的成長瓶頸:到了一定時候,營業額就做不上去,硬要做上去,效益也很低。

前一節說到,至少在一般圖書領域內,出版仍然非常依賴編輯創造力,在次暢銷書重要的年代,由於內容主導,就更是如此。單個出版社之所以發展到一定程度會有極限,很多時候還是對於編輯作業管理的有效性與出版規模成反比。

我們是為了追求成長而成立集團,但如果上述問題不能解決,充其量只是把單個出版社遇到的問題轉移到集團的名下,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何去處理好集團的結構與保持最強編輯競爭力的關係,是成立出版集團時最不能忽視的。

經過近三十年的收購合併,美國出版的資本版圖已經面目全非。雖然經常有新的出版品牌創生(獨立出版社﹑小出版社),老的著名的出版品牌都已經歸入某個出版集團。因此,說到出版集團,我覺得美國的情況仍是最值得研究,因為許多問題美國的業者都經歷過了,有比較成熟的經驗。

在一般圖書領域裡,Random House最大(遠大於第二),也最典型。研究Random House 也最容易。雖然Random House迄今不是上市公司,但他的情況卻是最為公開。這部份地要歸功於傳媒。Random House無論哪一方面都是美國出版業的指標,又是自由知識份子的心靈故鄉,稍有風吹草動,都會在報端披露,紐約時報甚至會揶揄Random House內部的人事調動。

在Bertelsmann先後買下Double Day-Bantam-Dell﹐與Random House﹐併合併為新的Random House, Inc.,出版界不少人是捏一把汗。這個巨無霸年營業額高達20億美元,全球僱員5,000多人,旗下又全是一般圖書的出版定位,怎麼管?

多年過去了,Random House的營業額繼續上升,邊際利潤依然不高,但編輯出書能力卻絲毫不見懈怠,多數年份穩佔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榜數頭位,圖書質素口碑依然,並時時有出人意料的創意貢獻。

Random House的結構用一句話來概括,是「大集團﹑小副牌」。集團是大的,大到要搞兩層集團結構(第二層分10個集團),去擁有70多個出版副牌(imprint)。要緊的是每個副牌都是一個出版核心建制,保持相對小的合理規模,編輯獨立,在一般圖書的範疇之內,各有自己的定位以做區隔。

副牌的專業定位是競爭力的來源。也只有專業化了,出版社內部的基本建設,諸如內部資料室﹑素材資料庫與內部培訓等才能一一建立,編輯能力也只有在有專業方向時才能日漸提高。

既然副牌是專業化的,其規模就由目標市場來決定,不能隨意擴大。保持了較小規模,編輯活動才能夠保持競爭力。

集團成長與發展,是通過新品牌的收購與創立,與每一定位內銷售額的上升合成,不是靠一個大品牌什麼都做,什麼好做做什麼。這樣,比較好的解決了單元規模的適當與總體規模的成長。

在華文出版範圍內,城邦集團近年的發展與Random House的似有相似之處,不過城邦集團的37個品牌中90%是新創的,與Random House多數是已有的品牌經多次收購合併而成不同。

從《誠品報告2003》看,城邦集團的結構已經開始發揮正面作用。

表四,上榜數排名前幾位出版集團與出版社 種數 銷量
城邦集團 1,596 624,449
遠流 454 143,339
時報 454 207,547
晨星事業群 357 125,434
圓神集團 322 155,412
皇冠集團 284 227,267
天下文化 263 120,513
東立 203 59,997

目前大陸的出版產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產業尚小,出版社太大,定位粗疏重複」。第一點不會有人反對,其他會有爭議。

正在進行的集團化進程,初衷是解決產業規模小的問題。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解決出版社太大﹑定位粗疏重複﹑無區隔的問題,最終可能因為編輯管理效果差和不夠專業化而達不到做大規模的初衷。

一個問題是,已經存在的單品牌大出版社值不值得在產權結構上集團化。我覺得,問題仍在於內部的編輯管理結構實質怎樣,而不在於名稱上是否集團化。

如果在一個品牌的傘下實現了副牌專業化,即使仍保持單一公司法人的地位,其實也已經解決了增長瓶頸的問題,解決了成長與專業化的矛盾,解決了規模與編輯管理效能背馳的困難,也可以說已經是集團化了。產權結構不是核心問題。

五,留意專業圖書出版範疇

前面所有的討論,都是在一般圖書範圍中討論的。《誠品報告2003》主要也是包含一般圖書。我現在想超出這個範圍做一個討論。如果同意出版產業包含「一般圖書﹑教育圖書﹑專業圖書」三部份,我覺得現在是留意專業出版的時候了。

這種分類的依據,表面看是內容區隔,其實主要是通路的區別。

一般圖書的出版仍然是一個低入行門檻的產業,但專業圖書與教育圖書就不是,入行門檻要高得多。

門檻低的意思就是新業者容易入行;另一個角度說,就是已有的出版社不容易有固定的優勢。

在一般圖書領域,市場競爭的基礎仍然是單品種的競爭,大出版社與小出版社在商場上相對平等。專業圖書與教育圖書的品牌效應要強得多。

一般圖書出版仍是集體的自由職業者產業,選題的創生,本質上仍不能大規模批量生產,投資額也小。在專業圖書與教育圖書領域,機構化的工作方式是主流,出版社在資金﹑資料庫上面的投資額也大得多。

專業出版領域的書籍與期刊印數小,靠高定價維繫平衡,全世界找作者,一個版本發行全世界,也因而主要以英語出版。內容以學科為基礎,編輯素質要求與一般圖書編輯有很大差別。

由於印數奇少,初看是高風險的一塊,但專業書籍期刊的需求極為剛性,又加上壟斷之勢已成,其實是邊際利潤最好的一部份,好到全世界圖書館都有意見。

專業出版目前處於排頭地位的三家專業出版集團,營業額都在40到50億美元之間,原始資本來自荷蘭﹑德國﹑英國﹑加拿大幾個人口不多的地區。美國資本的要排到第四位。

「小國可以大出版」在這個領域中特別顯著。不過,所有這些集團都以美國為最重要市場與重要作者來源,甚至主要運作都是放在美國。由於門檻的高聳,進入專業出版已經很不容易,但仍有成功的個案。例如新加坡的World Scientific。

專業出版是華文出版世界迄今基本缺門的一塊,一般圖書與教育圖書都已經蔚成體系。這不是說華文範圍目前沒有這個層次的書,而是指作為產業基本沒有建立。

由於專業出版的低端,與大專教育出版﹑一般圖書出版的高端往往重合,目前在華文出版世界中,少量專業性強的圖書出版,是按大專教育圖書或一般圖書的規律運作,因此印數大不了,定價高不了,通路也沒有針對性,做得相當辛苦,發展前途也有限。有些書銷數少,不能怪書店與讀者,因為這些書根本上是不能走現有的通路。

近三年來,大陸高教出版社﹑科學出版社﹑以及一大批大學出版社的進展非常值得留意。我覺得從他們近期出版的書種﹑質量看,在個別學科上已經是很接近專業出版的門口,他們背後的部署或許更為前瞻。無論如何,由於大陸經濟與高等教育本身的容量之大,加上急速發展的勢頭,華文出版有可能創立一個以本土市場切入專業出版的先例。

但切入只是一個立足點,仍然需要盡快融入世界市場。因為專業出版本質上是全球的。歷史上,不少專業出版社是從一般圖書出版社演變而來,因此,這個機會也值得一般圖書出版社關注。

註-----------------------------------
1 原書為7,574﹐但加上5,933不等於13,427。
2 原書為87.88%,但加上11.97%不為100%。
3 不上榜的98,747種﹐其銷售分佈曲線在最好的情況下是直線﹐而多數可能是一條下凸的曲線。如就照線性關係估算﹐不上榜的總銷售量可以估計為4,986,723冊﹐這就與上榜的總銷售量相近。
4 陳穎青﹐記錄過去預測未來,《誠品報告2003》,第十五頁。
5 其中關鍵數據"每年新書"只是根據《誠品報告2003》中幾家出版社的自述﹐是估計數而非統計數字。但作為一個概念﹐並不會影響結論。
6 有一個例外﹐商周
7 頭台﹐新書台﹐書架邊裙台。
8 出版《哈利波特》的皇冠有同樣的看法,「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隔著好大好長的真空」,見《誠品報告2003》,第19頁。